愛情劇場>灵异>大时代的梦 > 第四十三章 绢人(3)
    最后,在制成的头部

    “空壳”模子中填充棉花等物。绢人手中有绝活手的制作除了需要高超的技艺,还需要有耐心。

    先用五根细金属丝捆成手指的骨骼,然后分别用脱脂棉缠绕成手指的形状。

    绝妙之处便在接下来的一步:要用柔软的蚕丝织物缝出微小的手套,再将手套翻过来。

    每个手指不足2毫米,却要将每个手套的每个手指翻转,如何完成?滑先生颇为神秘地笑笑:“这个保密。曾经有日本的手工艺人特意来北京取经,但这是我们的绝活儿,肯定不能让他们学了去。”完成手套的缝制后,再扭弯细金属丝,作出兰花指、佛手指等手型,有的还需染红指甲,带戒指。

    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不足2厘米的丝织布上完成,且不得露线头,不得露针脚,神型兼备,让人不得不惊叹工艺师的精湛技艺。

    绢人的形体制作相对简单。先用金属丝做成人型骨架和四肢,按比例定位人体三维尺寸。

    用棉花和纸毛填充身体时,既要身材苗条,又要肩背圆润,胸臀丰满,以体现人物的形体美。

    如果由一个人来完成绢人的部制作,少则花上一个月,复杂的人物形象甚至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绢人造型有讲究滑先生介绍,北京绢人多取材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文学名著、京剧选段中的人物。

    最为常见的是古代仕女形象。滑先生认为,没有特色的工艺品是不会有人垂青的,为了创作出更多的人物形象,他百读史书,寻访名胜古迹,从历史的沉淀中寻找创作的灵感。

    现在,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,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古代四大美女以及花木兰、穆桂英挂帅等100多种人物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人们面前。

    滑先生最为得意的作品是

    “杨贵妃”,这个人物造型根据杨贵妃游园的故事创作。贵妃手持牡丹圆扇,体态丰腴,长袖霓裳,钗环摇曳,尽显其雍容华贵。

    在古代,我国民间流行用竹、纸为原料,制作各种工艺品。隋炀帝下江南时,沿途繁花似锦。

    回到皇宫,他便令所有的宫女用丝绢扎成花状,染色后置于宫廷中,使其一年四季都可感受到盎然的春意。

    1973年,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的出土文物中,发现了绢木佣(头是木头做成,衣服为绢布所制)。

    经考证,为唐代贞观七年(公元633年)制作。它也成为可查的最早的绢人原形。

    到了明代,绢人制作在民间已颇为广泛。清代时,以绢绫绸纱剪扎成的老寿星和麻姑,同寿桃寿面一起,成为祝贺寿诞的佳品。